google-code-prettify

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

Programmed Instruction Revisited 閱讀筆記

        公立學校的起源來自私人家教,但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,造成了以下兩個問題:
  1. 學生超過25-30個時, 分配到的關注會變少,所以同一時間一群學生中每個成員在做什麼,老師不會知道。
  2. 老師不能精確的知道他教給每個學生的東西,學生吸收多少,每個學生是否在這個片刻已經準備好被教了。
雖然,發明了教課書來代替一部分教師的工作,但是上面兩個問題還是沒有獲得解決。


        B. F. SKINNER 是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心理學系名譽教授。他在195X年左右發明了教學機(Teaching machines )。這個教學機裡面有很多的多選項的測驗題,學生利用做測驗題時,如果答對,教學機會讓學生做下一題;如果答錯,教學機會停留在該題,並減少選項讓學生做第二次,答對後,才繼續下一次。Skinner認為教學機解決了上面公立學校的兩個問題,達到個人家教的重要特徵,學生可以自我評量學習成果,然後在移到下一階段的學習。



        依照Skinner方法,大量的課程計畫被寫出來,在當時哈佛大學的自修室裡,有學生也確實在使用教學機進行學習。他的同事也去買了一個生化課程,並且在短時間內很有效率學到很多。在他推廣的過程中,遇到了許多阻力,有的老師對此有誤解,怕會因此沒工作。教學機並沒有形成讓人們喜愛的共識,去吸引政府、學校管理者、家長接受它。有人認為教學機器和課程指引不這麼快吸引人,是因為改善教育將導致更多問題。Skinner認為這是不公平的說法。



        教學機幫助快速學習,Skinner認為減少了一倍的學習時間,所以衍生了兩個問題:

  1. 一年級時就學二年級課程,二年級老師教什麼?
  2. 學生這麼快進入就業市場會如何?
第一個問題算已經可以被解決,老師需要重新訓練教其他內容。書店和圖書館的書需要重新編排。但如果學生都可以各自依照自己的腳步學習,那如何分組學生們?學生接受指導的教室裡會發生什麼事?


        正當Skinner在推廣他的教學機理念時,那段時期發生了俄羅斯發射衛星上軌道的事,所以他因此被忽視了。國會快速通過教育的相關制度與預算,錢被用在改善教學,尤其在科學和數學領域,巨大的花費被花在發展課程材料以改善在高中的科學教學,學生也不再加減乘除,改用新的數學方式學習。25年後,高中生的科學與數學成績,反而變得比較差一點開發這些教材原料的人,責備老師,但是老師才是第一個需要被幫助的人。



        Skinner曾發表一篇文章:"How  to  Teach  Animals." 。他採用「強化刺激」的方式,強化動物的行為,訓練動物。例如:他為了拍照證明給不相信他的人,以他的理論訓練狗站立。訓練師先讓狗熟悉閃光燈亮起,就會給它肉。實驗時,狗看到牆上的線,閃光燈就亮起,就給他肉。每次線都提高一些,狗為了看到牆上的線,漸漸狗就站立起來。許多人質疑他這個實驗是使用「獎勵」的方式,Skinner認為獎勵不足以讓狗做這樣。也有質疑者認為狗是Try and Error,矇到這樣的行為的,並不是真的是「學習」到這樣的行為,Skinner認為狗並不會聰明到會Try and Error。Skinner認為目標不能影響行為,只有過去的經驗才有效影響行為。



        很多教育家說他這個是「訓練」狗,而不是「教學」。教學和訓練有什麼不同?Skinner認為「教學」是比「訓練」花費更多的心力,但他們使用相同的行為過程。 他的女兒在幼年時,有一次從學校回來,哭喪著臉,Skinner問他怎麼了,她說:「老師要我們背一首詩,它太長了,我覺得我無法記起來」,於是Skinner在黑板上寫下完整的詩,帶她讀過,然後擦掉其中的幾個字,他女兒可以念出完整的詩之後,他在進一步擦掉幾個字,他女兒還是可以念出完整的詩之後,他在繼續進一步擦掉幾個字,這樣幾次之後,整首詩都擦掉了,他女兒也就背起來了。Skinner認為學校老師太強調「生活」的問題,就會沒辦法做好應該要做的熟悉skill,他認為學生在學校只需精熟學校教給他的Skill,而不是去做創意的事,創意應該是畢業離開學校之後的事。當然他當時的看法,在現今社會中,絕對不是主流觀點!



        好的教學程序會最大化成功的效果,當學生被強化制約強化刺激去做每一個小步驟,則每次努力都可以幫助他們成功。學生如果沒有注意力,就不能好好學。Skinner認為他的機器可以幫助學生有注意力在學習,收到最大的成功效果。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Programmed Instruction Revisited
Author(s): B. F. Skinner
Source:
The Phi Delta Kappan,
Vol. 68, No. 2 (Oct., 1986), pp. 103-110
Published by: Phi Delta Kappa International
Stable URL:  http://www.jstor.org/stable/20403280